聊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除了德州扒鸡,大运河沿岸的这三道美食名鸡
TUhjnbcbe - 2024/7/2 1:35:00
白癜风治疗价格 https://m.39.net/disease/a_5599614.html

「本文来源:北京交通广播」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节选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点击音频收听!

媲美阿胶有三鸡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元代开凿的会通河经过聊城,是京杭运河的重要河段。

历经明清两代,聊城因地处运河边得舟楫之利,城内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百业兴隆,成为沿河九大商埠之一。

被誉“江北一都会”运河使南方的杭州丝绸、苏州木雕、绍兴花布、常州篦bì子以及北方的天津的泥人张、杨柳青年画、北京的庙会等在聊城汇聚。

境内东阿县的阿胶天下闻名,此外还有济jì美酱菜等特产。这地方的鸡也不错,有关鸡的做法,虽然不如德州扒鸡名气大,但特色也是不一般。

先说阳谷布袋鸡。阳谷县景阳冈gāng是武松打虎的地方,至今有三碗不过冈的酒馆。阳谷布袋鸡是山东阳谷县的地方传统名吃,到现在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

阳谷布袋鸡

虽说资历不太老,但做法独特,它以内软嫩、馅清香、味美不腻而闻名。当地又叫“鸾凤下蛋”,算得上是“鲁西名吃”。

制作时,先把一只一斤半的雏鸡宰杀后,用热水烫过、退毛、拔毛根、洗净,注意,这热水得是由60℃逐渐加到80℃的。接着,再用刀从鸡脖子往下剔到尾尖和两条小腿、两鸡翅的上节骨,剔去骨头,连头带皮翻剥下来,切去鸡屁股,摘除内脏。再把鸡皮翻过来,整理成原来鸡的形状,要保证皮不破,因为整鸡无骨像一个布袋,所以叫做“布袋鸡”。

之后,在鸡脖、鸡胸内再填充八种山珍海味:分别是鲜虾仁、鲜鱿鱼、海参、香菇、鹌鹑蛋、火腿、鲜肉丸、里脊片。

鸡肉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等有机物质,加上山珍海味和秘制佐料,营养更加丰富,具有强身健体之效,深受阳谷人民的喜爱。

再说五更炉熏鸡,这种鸡的做法历史悠久,至今有八百多年了。

明朝洪武年间,黄河发水,连年战乱,尤其山东这一带人烟稀少。于是官府决定从没有遭受战乱的山西洪桐县等地移民到山东、河南、安徽等地。

当时,一对儿姓张的兄弟也在迁徙之列,由于官府规定同族同姓不得迁往同一地方,于是弟弟改姓刘,这才一同迁往山东阳谷。

有一次,弟弟五更起床用梨木生火把鸡熏蒸了一番,拿了去看望哥哥。哥哥夸赞味道好,于是这种做法逐渐被人们仿效,大家纷纷把梨木熏鸡作为走亲访友的礼物,后来当地渐渐演变成了中秋节送五更炉熏鸡的风俗。后人在此基础上改进工艺和配方,演变成了一种地方名吃。

五更炉熏鸡,以优质的乡村草鸡为原料,精选20种天然香辛料腌制,烟熏后,肉质细腻,色泽金黄、味道芳香入骨。产品出口日本、马来西亚、瑞士、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好吃,外国人能这么喜欢吗?

咱接着再说魏氏熏鸡,龙胜斋的魏氏熏鸡与五更炉熏鸡比算是晚辈,可也有将近年历史,被国内众多媒体报道过。

魏氏熏鸡

早在乾隆年间,这家魏家扒鸡店所制做的扒鸡已经被过往客商所青睐,成了运河沿岸名吃。同样是熏鸡,她的保存时间长是一大特色。

清嘉庆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年,魏家扒鸡店的传人魏永泰老先生继承了祖传扒鸡制作工艺,借鉴传统的熏烤方法,研制出了能够长时间保存的熏鸡。

当时过往客商竞相购买,用木箱成批地运往京、津、江、浙等地。清同治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年,魏永泰的四世孙魏金龙知书达理、重诺守信,将祖业发扬光大,生意兴隆,熏鸡店也有了“龙胜斋”的名号,还邀请了时任聊城县知事陈庆蕃题写店名。

到了年,经济渐趋衰退,魏氏熏鸡逐渐成为了只有富户官家所能享受的美味。

年夏,老舍先生探望一位山东朋友,两人在一家酒馆坐定,把一只魏氏熏鸡交给堂倌拆了装盘,鸡被端上来,色泽黑亮,香气扑鼻。

老舍先生吃了以后说从来没吃过这种味道,问是什么鸡?朋友说是药制烧鸡,老舍先生说,这鸡皮色黑里泛紫,铁骨铮铮,也可以叫“铁公鸡”。

年以后,魏氏熏鸡继续生产。

年,在魏立亭老人的指导下,龙胜斋魏氏熏鸡店第六代传人魏更庆恢复个体经营,重新启用“龙胜斋”的老字号,严格按祖传工艺,配合现代加工设备,经过十二道工序,配以十八种药和香料继续制作熏鸡。产品远销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等地。

魏氏熏鸡选料辅良,制作精细。它选取用外型丰满、体重2至3斤的一年左右活鸡,先加工成扒鸡,再往肚子里装入丁香、八角、桂皮、茴香等药物,在锯末烟火上熏制而成。

锯末以沙、柳、红松木最佳,一般熏制3至4小时,等鸡熏呈栗色,手掐没有弹性,涂上鸡油才算完成。

龙胜斋魏氏熏鸡水分少、皮缩裂、肉外露、无弹性、药香浓,独具特色。可以存放一年左右。这种熏鸡,既可下酒,又可佐茶。

鸡,是人们常吃的,烧鸡、熏鸡、扒鸡、叫花鸡等等,各地做法各有千秋,沿着京杭大运河行走,绝不乏美食名鸡。

说完了名吃,咱们就要说说聊城的名人了,这里面,一个兴办义学的乞丐成为了聊城的骄傲,他是谁呢?咱们下期聊!

北京交通广播FM推出60集“千里舟行下江南”全景再现大运河文化

“水波潋滟,直向江南秀色;舳舻千里,彰显通漕天下”。“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扶持作品、北京交通广播特别策划的60集音视频立体式专题节目《千里舟行下江南》在FM正式推出,同步登陆各大新媒体平台,带领大家从万里长城到西子湖畔,触摸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脉搏,感受千年古“运”,锦绣长“河”。

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在世界三大运河中开凿年代最久,流域最广,全长多公里,“扬波之橹,多于东溟之鱼;驰风之樯,繁于南山之笋”,即为当年漕运忙碌景象的真实写照。大运河是中华民族融合交流的灵魂和国家统一强盛的命脉,积淀了深厚的运河文化。年,中国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交通广播推出《千里舟行下江南》,致力于向大家传播运河文化包容、开放、开拓、进取和生生不息的内在精神,打造京味广播,重塑城市记忆,通过聚焦大运河的地理、历史、文化、民俗、人物、旅游,以及历史掌故、考古、故事传说等多个角度和节目互动、线下活动等多种传播形式,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这篇文章做大、做实、做好,传播运河文化,凝聚城市精神,建设文化中心,传承中华文明。

关于大运河的历史记载,散落在多部史籍资料中,其中不乏生动有趣的故事。北京交通广播创作团队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前期采访组历时16天,游历10座大运河沿线城市,后期加以提炼整理,将古今故事和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形成稿件,由金话筒奖获得者郭炜演播、资深广播音响制作团队完成这一专题的后期制作。

本系列节目采用全媒体、多平台的传播模式,辅以视频纪录短片和3D音频选集,带大家全方位感受“大运河文化带”的悠远神韵。

用现在讲述过去,用历史告诉未来!

每周一到周五12:30-13:00

锁定北京交通广播FM.9

大运河纪事——千里舟行下江南

《听天下》正在播出

↓戳图片,在听听FM收听↓

出品人:余俊生

总策划:边建、李秀磊

监制:蔡明可、唐琼、陈炳岩

项目统筹:延安、张丽

编辑制作:程涵

演播:郭炜

音频包装:梁和芝

新媒体包装:薛晓明

项目执行:张世强

部分图片来源:记者拍摄及网络图片

点个

和更多朋友一起

1
查看完整版本: 除了德州扒鸡,大运河沿岸的这三道美食名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