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记录开拓者前进的刻度。
年以来,全市上下刮起了一场思想大解放的“头脑风暴”。思想的“破冰”,带来行动上的“突围”:全市上下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市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态势。
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上半年,我市实现生产总值.6亿元,同比增长3.5%;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9:48.3:40.8,服务业占比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提高幅度居全省第4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7.7%,居全省第2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8.8%,居全省第3位……
在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夏日,聊城大地处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每天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蓬勃生长着绿意、生长着活力、生长着幸福!
动能转换成效明显
5月6日,聊城首批30辆氢燃料新能源公交车开始试运营,分别投放在K11路和K路两条线路。瞄准世界公认的“终极能源”——氢能,中通客车全力冲刺高性能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开发与产业化项目,目前已有余辆氢燃料电池系统公交车、物流车等推向市场。
这是聊城加快动能转换的一个缩影。今年,为确保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顺利实施,我市建立健全规划、*策、推进、考核四大体系,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策文件,加大*府资金投入,安排新旧动能转换专项资金1.3亿元,重点支持以“四新”促“四化”、化解过剩产能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创新驱动等项目。
项目建设,是动能转换的主战场。我市建立起重点项目周通报、市委主要领导月调度机制,实行一线工作法,推动了重点项目的顺利建设。今年上半年,88个实施类市级大项目开工62个,开工率70.5%,完成投资72.8亿元;争取6个项目列为省重点,居全省第8位;第二季度,全市开工过亿元项目63个,居全省第2位。重大交通项目也顺利推进,郑济高铁、雄商高铁均已列入铁路总公司年开工计划,聊邯长高铁预可研已经编制完成,聊城机场、青兰高速、高东高速均进展顺利。
重点产业平稳发展。今年1-5月份,新材料产业实现利润13亿元,增长73.5%;绿色化工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2.8亿元,增长10.2%;纺织服装产业实现营业收入75.6亿元,增长1.8%;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4.2亿元,增长0.3%。
水城大地上,新旧动能转换的步伐愈发铿锵!
动力活力持续释放
6月26日,江北水城“双招双引”大会隆重开幕,云集多名企业界、资本界、投资界大咖,搭建起聊城“双招双引”的新平台。
大会共签约82个项目,总投资额亿元,涉及到铝深加工、轴承产业、宠物食品等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其中两个项目投资额过百亿元,3个项目投资额过50亿元。
这只是聊城“双招双引”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我市正在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心力和智慧,打好一场“双招双引”的上甘岭战役。市、县主要领导外出招商80余次;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亿元;新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居全省第2位;新增山东省院士工作站6家……今年以来,我市“双招双引”力度持续加大,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年以来,我市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再造审批流程,申报材料、办理流程、承诺时限分别压缩16.2%、21.5%、52.4%;落实国家大规模减税降费*策,全市新增减税13.2亿元。金融支持力度加大,民营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加22.5亿元,增长11.6%;民营企业贷款增加60.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贷款增加43.5亿元,增长11.1%;家企业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全市实现直接融资70.7亿元。
民生保障不断增强
7月11日,雨后的夏夜,空气格外凉爽。
蒋官屯街道东部社区的群众,三三两两地拎着马扎、小板凳,坐在舞台下,等着观看省青年梆子剧团的惠民演出。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市今年举办“优秀剧目基层巡演”等各类文化惠民演出场,在保利水城明珠大剧院举办了高水平文艺演出33场。
“财*蛋糕”更多倾向民生,群众幸福感越来越强。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所,解决大班额开工建设学校4所、面积3.2万平方米,职业教育适应发展需求,增设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设计等专业点17个。医疗服务持续改善,全市开放床位达到张,比上年增加张,落实“两免两减半”优惠*策,健康扶贫保障对象医保目录外全额自费费用减免10%。社保水平持续提高,全市企业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征缴基金33.7亿元。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6万元。截至5月底,全市新增养老床位张。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一个个难忘的瞬间已经定格在年轮深处,全市上下将以更坚定的信心,书写出更加精彩的发展新篇!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