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向未来回看政协提案聊城打造运河黄河两
TUhjnbcbe - 2023/5/19 20:24:00

记者张同建通讯员梁兆坤

聊城是京杭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京杭大运河在聊城蜿蜒百公里,留下众多历史遗迹、人文景观等。聊城运河文化特色鲜明,在全国运河城市中占有重要地位。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井扬提交了《关于统筹打造聊城运河廊道示范项目的提案》,建议从市级层面高位谋划、县域协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统筹打造聊城运河廊道项目,促进运河文化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今年7月,市文旅局、市自规局对提案做了答复。

打造具有辨识度的运河文化标识

井扬委员在提案中说,全国运河各重要节点城市如淮安市、扬州市等都在加紧整合市域文化资源,全力打造重点项目。聊城市沿运河各县(市区)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总体上还缺乏一个叫得响的综合品牌项目。

井扬委员建议,对于运河文化遗产,一是保护优先,强化传承。一定要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始终把文物保护放在第一位。抓住保护性开发的核心内涵,在不破坏其原始价值的基础上,侧重对其独特性的发掘,以开发促进保护。二是科学规划,明确责任。要强化与国家、省层面的规划及方案对接。同时,邀请专家组成智囊团,经过考证和评估,给出专业性的建议。另一方面,组织职能部门和沿线县(市、区)政府相关人员,推进聊城市相关保护规划和建设方案的具体实施。三是文化引领,彰显特色。聊城文物古迹众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要注重发挥聊城的文化特色,充分挖掘运河文化内涵,以运河文化为引领,依托聊城运河沿线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风貌,实现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同时,建立聊城运河文化的地标性建筑,打造具有辨识度的运河文化标识,把无形的文化转化为有形的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四是强化整合,打造品牌。结合争创省级美丽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努力实现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与相互推动,增强聊城文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线上资源,加大聊城运河文化的挖掘和项目品牌的宣传力度。

注重规划先行,明确建设路径和目标

市文旅局答复称,聊城市始终将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和利用作为文旅产业的主打品牌。以运河为纽带,串起了以山陕会馆、舍利塔、鳌头矶、运河钞关、运河文化博物馆为主的运河文化风情体验游,推出了运河美食体验游,运河旅游线路已形成基本框架,运河廊道正在逐步推进建设。

注重规划先行。聊城加强与省相关规划方案对接,年编制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聊城段)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已完成公示。实施项目带动。年以来,共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2.53亿元,用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清)建设、高唐书画艺术教育培训基地、景阳冈酒文化观光园等6个文旅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临清钞关片区环境改造整治、纸马巷及民居保护利用、大运河临清段河道清淤及沿岸景观提升、阳谷七级运河古街、七级运河码头保护利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会通河阳谷)文旅融合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周店船闸、隆兴寺铁塔周边环境整治等工程项目。非遗活化利用。深入挖掘大运河沿线非遗资源,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活动。在古城区常态化举办“遇见·聊城”实景展示秀、“非遗小剧场”夜间曲艺秀,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亮点工作。节假日期间,组织“非遗年货大集”“多彩非遗乐购无限”等活动,实现传统非遗与现代商业的创新融合。扶持一批濒危非遗项目,使其重新焕发活力。挖掘运河文化。联合聊城大学成立运河学研究院,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全市文化旅游、文史等单位编写运河专著10余部。连续举办五届运河学论坛,为运河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率先实现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品牌突破

市文旅局还表示,将充分汲取“保护优先,强化传承,彰显特色”的建议,一是抓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坚定践行“两创”方针,以重大工程为牵引,带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实施聊城运河文化博物馆展陈提升、临清运河钞关片区环境整治、聊城山陕会馆修缮、崇武驿大小码头运河文化景观提升等重点工程项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实施好“文物安全天网工程”。

二是做好运河文化内涵阐释。创新开展“二十四节气活动”,深入挖掘运河、*河流域的节气文化习俗,以习俗展演、诗词诵读等多种形式展示“24节气”文化内涵。开展聊城运河老照片、故事传说、特色美食等系列征集活动,深入挖掘聊城运河内在文化价值。加大文艺作品创作力度,打造“流动的运河不变的京戏”等惠民工程品牌。加强与大学的合作,成立聊城运河文化研究中心、聊城*河文化研究院,以智创新,力争在运河、*河保护传承学术研究方面提出新思路。

三是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策划、包装一批手续完备、操作性强的文旅项目,争取纳入各级资金大盘子中。重点策划包装属于大运河文化公园核心体现区的山陕会馆景区历史街区改造提升项目。着力推进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提升改造、隆兴寺铁塔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河与聊城特展馆布展、临清明清文化园建设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支持临清魏湾镇前营村海棠、茌平肖庄镇小高村兔子与许庄村圆铃大枣、度假区李海务街道刘道之村蒲公英等村镇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结合“聊·胜一筹!”农业区域公共品牌,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生态田园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四是加大宣传打造运河靓丽名片。加强与国内外运河沿线城市的交流合作,培育城市间联动发展新动能,成立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形成运河文化发展的有效合力,共同推广整体旅游品牌。以承办“文化和旅游部大运河旅游推广季启动仪式”为总抓手,创意举办“我家门前有条河”中国大运河(聊城)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不断提高聊城运河*河文化的影响力,率先实现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品牌突破,全力打造“两河”交汇明珠城市。

打通生态源连接廊道,促进生态空间网络化

市自规局答复,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中央推动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战略决策。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大运河沿线的重要节点城市,聊城历史文化价值上升到世界遗产的高度。聊城要把握重大契机和重大机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开发。

保护优先,科学规划。聊城编制完成了《聊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年)》,规划充分发扬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与特色,尤其是聊城独具特色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运河文化等,建立起聊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与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框架。规划切实摸清全市资源家底,明确保护重点为覆盖市域的历史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城区传统格局与环境特色,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古树名木、古井、古桥、古码头等历史景观要素。

正在编制的《聊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市域加强生态多廊道建设,大运河廊道为生态廊道的骨架。锚固“四区、五廊、多点”的生态保护格局,以沿京杭运河、金堤河-*河生态带等水系形成的生态廊道为主体,结合森林自然公园、湿地自然公园等,打通生态源之间的连接廊道,促进生态空间网络化。

文化引领、彰显特色。规划充分保护运河商贸文化体系“一线、两城、三镇”的格局;系统展示现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内涵,使聊城城市文化特色在新的城市建设中得以传承,提升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运河文化展示带主要包括历史文化综合展示片区和运河村落重点展示区,历史文化展示区以历史城区为核心,依托京杭大运河沿线的主要文物古迹点构成具有城市特征的运河综合展示片区,运河村落重点展示区以古村落遗址为依托,结合李海务村船闸遗址、杭海村白马寺遗址、周店船闸等文物古迹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有别于城市、具有村落特点的运河文化展示。

1
查看完整版本: 向未来回看政协提案聊城打造运河黄河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