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西部、*河北岸,是聊城市所辖的一个县。东阿置邑,始见《春秋》,名柯;原属卫国,后属齐国。战国改称阿,仍隶齐国。秦始称东阿,属东郡。旧志称:“东阿,古之名邑也,会盟征战,废垒遗墟,见于经史者不一而足。”
万里*河风涛,千秋济水*魄。千金一诺的信义之城,八斗诗才的留声之地。古城东阿因流水而成地,因丘陵而得名。
偏居鲁西一隅之地,却舟通江河、直济沧海,衔接运河南北,牵系中原大势。春秋霸主的一言九鼎,豪侠剑士的刚直毅烈,旷世奇才的诗酒悲欢,谦谦君子的高致雅量,尽在一方土地的亘古情怀。
浩荡的*河流水,拍岸的鱼山激浪,承载着古今东阿的风云跌宕、岁月流徙。
历史
在春秋时期,东阿是一座著名的城邑,遍布各诸侯国会盟和征战遗址废墟,在史书中的记载数不胜数。
春秋战国时期,东阿古城被称为“阿邑”。“阿”的意思是高大的丘陵,阿邑因修筑在一座高大的土丘上而得名。春秋齐桓公时期,阿邑是齐国的领域,诸侯之间战乱频仍,阿邑占据着居高临下的地利优势,是一处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公元前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阿邑因隶属东郡管辖,始名东阿。自汉代正式建县始,这一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地理
年底,在当地大秦村附近,一处五代宋初遗址东阿古民居群落重见天日,发掘的大量房屋和庙宇的遗址,以及石碑、佛像和日常生活用品见证了这里曾经是人口稠密、文化发达的繁华之地。
根据考古专家的推断,这座富庶的集镇曾毁于一场洪水。傍水而居的东阿因水得利、亦因水生患,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东阿曾遭受无数次洪水侵袭,东阿县城也曾因此六易其址,被迫迁徙。
肆虐的洪水夷平了东阿境内的多处高地,春秋时期临近河湾的古城很有可能也是因为一次次洪水的冲击,最终彻底消失。只有“阿”这一地名成为那段历史留给后世的记忆。
两千余年的山水流徙,东阿地市已非昔日旧貌,始终未改的只有贯穿其中的春秋意气、齐鲁风情。
今日东阿,一如既往地延续着祖上重义守信的风骨与秉性,守望故土、傲对沧桑,续写着未来的进取与辉煌。
据《新唐书》中记载,济水的潜流虽然多次干涸,而且河流狭窄,却始终如一地东流入海,受到世人的尊崇。
在中国古代,济水因百折不回、坚韧不屈的品格,与长江、*河、淮河并称为“四渎”。历代君主常常亲自祭祀五岳和四渎,以求山河永固,国祚绵长。
据《水经》记载,济水发源于王屋山,横穿*河后一路东流。在今天的东阿县境内陡然转向,流向东北方向。天长日久,在济水的转弯处淤积了大量泥沙,形成一处隆起的土丘,阿邑古城正是建在这座土丘上。
自西汉末年至唐代,由于*河多次侵淤,济水在东平以西的河道逐渐被淹没,济水留存在山东境内河道,自此被为“大清河”。
元代,大批漕运船只抵达东阿后,经大清河入海北上,漕运的兴起,使东阿商贾云集、舟车如织,成为水陆转运、河海联通的重要枢纽。
济水被古人认为是“四渎”之中最为清澈的河流,然而自从19世纪中叶以来,东阿人为守护家园,始终与弥漫四野的流沙进行着不懈的抗争。
公元年即清咸丰五年,*河再次改道,侵夺了大清河的全部河道,济水从此成为史书中的记忆。*河的泛滥给东阿大地留下了成片的流沙,昔日济水两岸清秀静美的风光无复存在。
“一天吃进三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成为当时东阿生态环境沉甸甸的写照。为了降服流沙,重现绿色家园,20世纪80年代起,东阿开始了持续近40年的植树造林。四十年光阴荏苒,一代人为改变东阿的生态环境,投入了全部青春年华。
两千余年的流光洗荡,东阿地貌的沧桑巨变,令人为之感叹。而东阿人对一方乡土恒久不变的守护,恰如济水东流不息,一心入海的情怀。
名人
东阿人喜欢吟诗作词,挥毫泼墨。东阿人爱诗缘于三国时期一位旷世奇才,他留在东阿的人生岁月已深深地融入东阿一方乡土,成为东阿人恒久的记忆。
公元年,37岁的曹植被徙封为东阿王,并在东阿度过了近三年的人生暮年时光。
如果说曹植早年的诗作主要是倾诉内心的孤寂悲凉,那么他在东阿三年中的诗作,更多地则是感怀报国无门的苦闷与无奈。
虽然明知无望,曹植在徙封东阿前夕仍然上书朝廷,直抒胸臆地表明了自己报国安民、效命疆场的夙愿。
传说曹植来到东阿后,曾与一位掌管*河水族的女神“鱼姑”两情相悦,但不久之后鱼姑被玉皇大帝召回天庭。
为表达对鱼姑的思念,曹植在东阿境内的一座高山上修建了“鱼姑庙”,“鱼山”因此得名。这个奇异的民间故事令世人感悟到了曹植对鱼山的挚爱。
当曹植抵达东阿,登上鱼山,俯视东阿古城,心中萌生了在鱼山终老的感慨。他决定在鱼山修建坟墓,作为自己的埋骨之地。
或许是在东阿找到了人生的最终归宿,曹植放下了昔日难以释怀的自哀语与消沉,更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