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有句谚语很有意思,是这么说的:
——天堂太远,中国太近!
这句话的内涵不是确定的,而是根据语境的不同会衍生出各种不同的含义,有时是褒义的,有时则是贬义的,有时是经济的,有时又是政治的......
开篇拿这句话说事,没有别的意思,无非是想借用这个句式套在济南身上:
——青岛不远,郑州太近!
如果打开百度地图,选择卫星图层,你就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
——济南与郑州和青岛的直线距离基本相仿,都是三百多公里!
之所以要在事实前面加一个“惊人”的形容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交通便利的差异,我们没有办法很好的作出济南与郑州、青岛的距离感知。
因为是省内,济南与青岛的交通非常便利,任何一个班次的动车或者高铁基本都在两小时左右,更何况目前部分班次的高铁,让两座城市的通勤时间达到惊人的分钟以内。
未来,随着高铁技术的进步,两座城市之间的交流应该会在一个小时左右。
交通的极大便利,也使得大部分人从心理上会觉得青岛很近,而这也恰恰是为什么会觉得郑州远的原因。
尽管两座城市因为一条*河而一衣带水,但实际上到年,第一条直连两地的高铁才会开通。此前,到郑州却可能要花费3个小时,部分车次车程甚至超过4个半小时。
1
看到这里,很多济南人会觉得我自扇耳光,这不应该是“郑州不远,青岛太近”吗?一个是省内的青岛,交通又便利,一个是省外的郑州,交通没那么便利,祸起萧墙,怎么济南的对手会是郑州,而不是青岛,明明青岛才是济南的对手!
其实,这种看法也没问题,两种观点的矛盾,就出在时态上。
——当下看青岛是济南的对手,未来郑州才是济南不得不注意的所在!
实际上,经过多年的地缘博弈,济南和青岛基本上实现了一种地缘均衡,基本上按照鲁中山地来划分势力范围。
比如,鲁中山地东边的,比如潍坊、日照等城市的人喜欢去青岛发展,鲁中山地西边的菏泽、德州、聊城等等地方的人,则明显更偏爱济南。
山东城市发展的“双雄格局”基本上两分天下,济南和青岛在长久的博弈中,各自构建起自己的的势力范围,这也构成了两个城市各自的人口吸引盘面。
也正因为鲁中山地的天然屏障,济南可以位居鲁中,强势辐射鲁西,而青岛更多的只是辐射胶东半岛及周边。
再加上济南又是山东的省会,所以又平添了一个行政资源优势,这也是济南可以轻而易举的兼并莱芜,跑步进入万亿俱乐部,青岛却迟迟无法拿下做梦都想吃下的高密、诸城等等城市的原因。
和青岛掰手腕,比马拉松,即便老大哥济南囊中羞涩,但凭着省会的优势也可以扳回一局,勉强能与青岛打个平手。
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放在济南身上,则是人无近忧,却有远虑,这个“远虑”就是——郑州。
其实从地缘上讲,济南和郑州更近,因为两者都位于华北平原。
只不过郑州是在华北平原的腹地,而济南在位于华北平原东部边缘和鲁中山地西北缘的交界部位。
这就是济南的挑战所在。
我们打开中国地图,便会发现济南与郑州何其相像。
上面是京津唐+雄安新区(辐射石家庄),下面是长三江城市群+长江中下游城市群,身处中间地带的华北平原,就空荡荡的就屹立着两座重要的城市。
一座叫济南,另一座则叫郑州。
在此前获批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年)》中,就将其定位为“京津冀和长三角重点联动区”。
去年3月,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曾指出,京津冀与长三角之间尚没有国家中心城市,济南正处于二者之间,建议国家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填补这一战略空白,构筑形成新的战略支点。
一旦我们再结合上人口、位置、水系、还有铁路网络,我们就会发现郑州远比济南更重要。而郑州也更适合成为“京津冀和长三角重点联动区”,而不是济南。这也是为什么郑州会在年就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原因。
对于郑州地位的升级,济南的心态可以从《济南日报》一篇刊文中略见一二。
这篇标题为《郑州:一个‘小弟’城市的成功逆袭》的文章指出:
——郑州,一个和济南相似度极高的“绿城”,一个曾到济南取经学习城市管理的“小弟”,如今则以“国家中心城市”的身份,成功逆袭。
所以,对于“小弟”郑州的逆袭,济南很有压力。
济南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最早于年7月提出,在冲击国家中心城市的这几年,济南一直大动作不断。
比如大手笔兼并莱芜后,GDP直奔万亿,这点也便具备了和郑州同样的GDP量级。
再比如开年1月5日,济南就印发了《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指标体系》和《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年)》,显然,济南对成为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也势在必得。
3
问题是,虽然济南和郑州有很多相似性,但却存在着非常巨大的不同。
在中国城市发展中,有一类城市非常特殊,比如郑州、武汉、成都、西安,它们都是举一省之力而集中建设的城市,它们在自己的省域范围内没有对手城市存在,这是济南所不具备的区位优势。
比如武汉,既是湖北省的省会,又是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人口中心、交通中心……这类城市具备强大的虹吸效应,对周边县市有着强大的人口吸引力与资本吸引力,因此便具备了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扩张属性”,诸如大武汉、大郑州、大成都、大西安之类的称呼不绝于耳。
无疑,郑州就是跟武汉一样典型的城市。
去年2月,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重要看点就在于-万人口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
目前城区人口超过万的城市有13座,北、上、广、深、天津、重庆、武汉、成都、南京、郑州、杭州、沈阳、长沙。
-万人口体量之间是:西安、苏州、合肥、济南、青岛、大连、厦门、宁波、昆明、石家庄、南昌、福州等城市。
显然,人口自由迁徙的时代到来了。
当前我国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了1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还有2亿人的落户需求。之所以各大城市间会爆发了此起彼伏的“抢人大战”,原因很简单,人口就如同水流,这个城市多了,那个城市就少了,而人口又决定了城市的段位。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郑州城区人口已经甩开济南一个段位,从总人口上来说,郑州是.6万,济南是.04万,超出了接近万人口。
4
众所周知,人口过千万俨然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道分水岭。
更何况,河南是举全省之力发展郑州,背靠河南上亿人口,郑州的城市化更是方兴未艾,而济南则要面临青岛的人口分流。
甚至,在不远的未来济南也要直面郑州发起的“抢人大战”。
相信我,这不是危言耸听!
我们来看看,河南对山东有多么大的影响。河南濮阳与山东的聊城、泰安、济宁、菏泽交界;河南新乡与山东菏泽交界;河南开封与山东菏泽交界;河南商丘与山东菏泽交界。
显然,聊城与菏泽,尤其是菏泽都属于河南辐射范围,两座城市的生活习俗、口音也带有强烈的中原色彩,而这两座城市又都是山东传统意义上的人口流出城市。
因为长久受限于城市发展水平,勇敢而勤奋的聊城人、菏泽人天生就充满闯劲,他们是山东为数不多敢于走出去也乐于走出去的群体之一。
年的数据显示,聊城人口约万,菏泽人口.5万,离它们很近的济南,自然也对这两座城市具备天然的吸引力。
在落户制度宽松的今天,如果未来郑州在产业升级、人才引进继续表现强势,那么不久的明天,很有可能会对这两座城市构成远比济南更强大的吸引力。
到时,济南人口吸引力的基本盘面会发生重大逆转,这会进一步影响济南的人口量级,进而与青岛形成对济南的夹击之势。
相信我,这依然不是耸人听闻!
透过21数据新闻实验室的数据年上半年的统计来看,郑州的GDP体量、增速都压济南一头,这还是在济南兼并了莱芜的前提下。
而在济南还未兼并莱芜的年城市GDP总量和增速排名中,郑州排名第17位,GDP是亿,同比增速8%,而济南紧随其后,排名第18位,GDP是亿,同比增速7.4%。
需要注意的是,年上半年,郑州排名是第16位,升了1位,而兼并莱芜后的济南依然是排在第18位,
犹记得,年郑州晋级“国家中心城市”时,时任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评价:“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刺激,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还包纳了山东两个市。我们再不奋起直追,很有可能形成中间塌陷。”
虽然调任到黑龙江,但王市长对于济南的影响,至今依然在济南人民群众之间口口相传。
究竟是谁才是济南的对手?或许现在,我们应该非常清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