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壹点记者陶春燕
作为山东省属综合性大学,聊城大学从一开始就扎根聊城办学,风雨同舟50年,聊城大学与聊城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共建关系,多年来始终是全省校地合作的典范。
年,聊城大学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年1月,双方签署了《聊城市人民政府·聊城大学城校融合发展框架协议书》,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全面深化提升的新阶段。
为开展全面战略合作,顺应新形式新要求,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与聊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经多方沟通、友好协商,一致同意在平等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共建“聊城大学机关事务研究中心”、“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实践(学生实训)基地”,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加挂“聊城大学机关事务研究中心”牌子;聊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加挂“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实践(学生实训)基地”牌子,搭建双方开展合作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平台。
4月15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聊城大学机关事务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秦正为出席发布会,并详细介绍了平台搭建的相关情况。
秦正为介绍,*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改进作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建设节约型机关等方面,特别是在办公用房清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驻京办事机构清理整顿、培训疗养机构改革等多方面都对机关事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机关事务管理工作面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要求,无论是深化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改革,还是创新管理、保障、服务运行机制,都迫切需要理论的引领和指导。“聊城大学机关事务研究中心”的成立,恰恰顺应了这样的新时代背景。
聊城大学机关事务研究中心,是全省第一个地级市与当地高校合作共建的机关事务研究中心,充分体现了“崇教、尚学、敦厚、奋进”的聊大精神,也充分体现了聊城市第十四次*代会所提出的“锚定争创一流,笃志走在前列,团结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聊城”的具体要求。
发布会上,秦正为从聊城大学的角度详谈了研究中心的工作计划和年的工作要点。
常态化理论研究
问题式调查研究
开展常态化理论研究,遵循“实践要什么,理论能做什么”相结合的精神,实行理论研究项目化,以项目为载体促进校地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深度融合,每年设定两项左右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向的研究课题;从理论上探索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下的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机制、制度体系、保障方式、服务模式。
初步确定研究方向为:机关事务基础理论和政策研究;机关事务发展规律及趋势研究;机关事务机构设置与管理高效研究;机关事务重点业务和案例分析研究等。特别是,针对聊城市机关事务工作的实践发展需求和改革创新等相关问题,深入开展机关事务基础理论研究、发展方向研究、实务政策性研究等。初步拟定年的研究题目为“新时代机关事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机关事务管理的‘聊城经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逐级推荐参与国家、省级理论成果评选。
开展问题式调查研究,双方结合找准实践课题、发挥理论研究专长,沿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逻辑,以及市区调研—省内调研—省外调研的空间逻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为聊城市乃至上级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参与机关事务管理重大决策研讨以及重要文件、重大改革的可行性论证。年初步拟定围绕聊城市及各县市区进行两次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提供政策咨询。
校地协同培养人才
菜单+订单式培训干部
立足应用型高校定位和行政管理应用型专业,促进人才培养方面的校地协同,结合行政管理本科专业、MPA硕士学位点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在专业选修课程中加入“机关事务管理理论与实务”课,实行专题化、嵌入式教学改革,形成校地协同培养的常态化、模式化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形成教研项目和教学成果。
同时,以机关事务管理局为牵手,拓展本专业实践教学场域,市机关事务局可选派相关人员作为校外指导教师。根据如上思路,年拟全面修订行政管理本科专业、MPA硕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设置,引入1名实践性兼职教师,推出1名青年教师挂职锻炼,形成1门选修课校地协同共上,解决10名学生实践教学之需。
充分发挥聊城大学教授、博士的理论人才优势,充分发挥聊城大学公共管理培训中心(聊城市委干部培训基地、山东省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基地、山东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山东省高校*建研究基地、山东省高校统战理论研究基地等)的平台优势,总结既往干部培训经验,采取菜单式和订单式的培养方式,通过自己出菜单和机关出订单达成校地结合,以专题讲座、理论辅导、学术报告、培训会等形式,对全市机关事务系统的干部开展教育培训。年初步拟定进行包括聊城市第十四次*代会精神、*的二十大精神在内的一系列教育培训。
密切校地联系
加强实战实训
加强校地、校校联系,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短板,及时取长补短,促进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双提升。
年准备重点建立和完善两项制度:一是形成校地联系的常态化例会制度,双方设专职对口联系人员1名,及时沟通信息,通过会议形式探讨理论与实践中的课题,形成项目共识,推进项目研究,并通过项目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形成理论与实践交流机制。一是利用高校联系,强化与山东大学机关事务研究中心(山东大学与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共建)、北京大学国家机关事务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与国家机关事务局共建)等相关有此中心的高校间的联络;二是建立与全国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会的联系,积极参加其年度会议,同时积极参加其他相关理论研讨和实践交流会议;三是积极筹办“智慧机关与管理效能:新时代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根据需求,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可安排教师和学生到全市各级机关事务部门开展调研、实践、实训,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协调全市机关事务系统提供实践实训场地和岗位。
秦正为提出,聊城大学机关事务研究中心将加强新的运行机制探究,努力在机关事务工作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和制度标准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新进展。加强现实问题理论探讨,把机关事务管理理论研究与改革发展的实践探索结合起来,在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求突破。加强基础性规律性研究,树立问题导向、紧跟学术前沿,深入研究机关事务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着重解决涉及机关事务管理工作顶层设计、宏观政策和职能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
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秦正为表示,希望“聊城大学机关事务研究中心”能够为聊城的机关事务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并能够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聊城方案”、“聊城经验”、“聊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