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美不要以牺牲健康为代价。”5月25日晚7时30分,作为长江日报创刊73周年暨长江日报读者节活动之一,“医路星光”大型公益科普系列直播第四场如约开讲,华中医院整形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孙家明教授,就《为伤残者“修复再造”,为求美者“锦上添花”》直播主题,在“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视频号等直播平台为网友们现场答疑解惑,生动的讲解吸引了全国各地网友观看。
孙家明教授在直播间讲述“一本旧病历的故事”。长江日报记者柯志刚摄
一本旧病历
牵出34年前救命故事
“一本旧病历牵出34年前的救命故事,也凸显了病历对于医学的价值、对于患者的重要。”
直播伊始,孙家明拿出一本34年前的旧病历影印件。这是他25岁在山东老家当外科医生时为一名手术患者写的病历。翻开病历首先看到问诊记录——“上腹部疼痛每8—10日发作一次”“吸烟7支/天”“饮酒少量但勤”……工整、细致地记录了患者的症状细节和生活习惯,使每条信息都成为疾病诊断的线索。患者从入院到手术出院的13天里,这本有十几页纸的病历将每个诊疗环节都详细记录下来。
“尽管34年过去了,但我仍然觉得这本普通的病历是个宝贝。”孙家明说,好的病历要体现医生的思考和分析,绝不是“流水账”。“很多时候,旧病历上的病史记录帮我修正了思路,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这本旧病历的主人公、90岁的孙先生在山东聊城市高唐县为孙家明隔空点赞。34年前,他曾因巨大胃溃疡急症入院。经孙家明紧急手术后,他至今身体“健旺得很”。
直播中,孙家明为网友支招:“保管好每一本哪怕是年代久远的病历,有一天它会为你看病发挥重要作用。”
网友“申请”照影视演员整形
专家连忙叫停
“脸型很方,磨骨安全吗?今年20岁,高考后想‘整’漂亮了去读大学。”
“妈妈68岁了,眼皮下垂,做眼部手术危险吗?”
当晚,不少爱美的网友“涌”入直播间,将孙家明打围。大家